读《安妮日记》有感最新范文15篇
小编通过网络收集了一些关于"读《安妮日记》有感最新范文15篇"文章分享,希望的朋友请关注本小站。
读书,愿你多读书,美丽大方,我们读书的时候要培养自己伟大的品格。那么关于相关的读后感该怎么写呢,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安妮日记》有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读《安妮日记》有感1
1942年7月,13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
刚见到这本书,知道这是二战期间安妮在密室中写的日记时,我很惊讶又有些怀疑,不相信在那种环境下,还会有人静下心来写日记。可当我查阅资料确认这本日记是真的时,我就感动了,为安妮的勇气、为她那一颗不惧的心。
她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日记》……”“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这便是安妮那强大的内心。
她生活在密室中,仍然有理想,并把他们在密室中艰辛的生活和她通过广播知道的外面纳粹残酷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这些事情,都作为了她日记的材料。那是一种怎样的乐观与淡定啊!
《安妮日记》中所描述的事情早已成了一段历史,但却仍然能给我们带来启迪。那就是:即使遇到了困难,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不要因为困难而乱了脚步。
读《安妮日记》有感2
19xx年7月,13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19xx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
刚见到这本书,知道这是二战期间安妮在密室中写的日记时,我很惊讶又有些怀疑,不相信在那种环境下,还会有人静下心来写日记。可当我查阅资料确认这本日记是真的时,我就感动了,为安妮的勇气、为她那一颗不惧的心。
她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日记》……”“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19xx年4月5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这便是安妮那强大的内心。
她生活在密室中,仍然有理想,并把他们在密室中艰辛的生活和她通过广播知道的外面纳粹残酷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这些事情,都作为了她日记的材料。那是一种怎样的乐观与淡定啊!
《安妮日记》中所描述的事情早已成了一段历史,但却仍然能给我们带来启迪。那就是:即使遇到了困难,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不要因为困难而乱了脚步。
读《安妮日记》有感3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安妮日记》。这本书其实是作者的日记,后来才印成书的。
这本书主要写了二战犹太人大屠杀时期,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的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 书的作者是安妮·弗兰克,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人女孩,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中最着名的受害者之一。1999年入选《时代杂志》“20世纪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一颗编号为5535的小行星以她命名为“5535annefrank”。
我十分佩服安妮·弗兰克。书中的安妮·弗兰克,两年都没有出过门,甚至在家也不能自由自在的,在规定的时间里,她不能弄出一点动静来,厕所都不能上!天哪,这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现在的我们,只要不能出去玩,就乱发脾气,一点都不体谅父母,即使在家,也是上蹦下窜的,淘气极了。我自愧不如。虽然安妮·弗兰克有时候也会闹别扭,也会耍小脾气,但她身上有很多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打开《安妮日记》这本书,一起来了解,安妮·弗兰克这个20世纪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吧,我相信,你们也会喜欢她的!
读《安妮日记》有感4
读完德国作家安妮·弗兰克所著的《安妮日记》后,感触颇深。
黑夜里我关掉灯,想象着我的小房间就是安妮曾经躲避犹太人所住的房间:“秘密后屋”。在这儿住上二十五个月,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晚上睡觉会被炮声惊醒,被警察的敲门声给吵醒,还会被小偷杂乱的脚步声吓醒……每天连上完厕所冲水都要胆战心惊。
安妮虽然也害怕这种恐怖的生活,但她从不曾绝望过。她坚持读书学习,希望将来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盼望着有一天能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施展自己的才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渴望美好活下去的安妮,依然是那么坚强,尽管挫折一次次向她进攻,但她毫不退缩。犹太人——最聪明的民族,常常让人嫉妒,所以安妮——这阳光女孩也蒙受不幸,但她依然希望、等待着幸福的到来……
这时,我才感到我是那么的幸福,从小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被父母呵护着长大,就像温室里的花儿,经不起风吹雨打。
安妮,一个不曾绝望的女孩,一个永远乐观的女孩,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不断激励着我们坚强、勇敢、快乐地生活!
读《安妮日记》有感5
昨天,我在书店里看见了安妮·弗兰克著的《安妮日记》,这个作家英年早逝,只活了16岁,这部书写了她16年的童年生活,我看了十二分同情他们。
这本书讲述了:1929年,安妮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家庭。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弗兰克一家移居荷兰:一次,安妮过生日时,收到一本硬皮笔记本,安妮十分喜欢,给这本日记取名叫“吉蒂”她在上面写日记,写他的喜怒哀乐和她心中的小秘密,一切都那么美好,但在1942年6月,德军占领了荷兰,为了逃避盖世太保的搜捕,父亲带着一家人躲进了办公室的密室。几天后,另一家也挤了进来。在这不随意活动的日子里,安妮接着写日记。时间慢慢流逝,安妮想着可以快点告别这个充满死寂和饥饿的囚牢重返校园。后来她真的.离开那里,不过去的是集中营,1944年8月4日,弗兰克一家被发现,后来,凡丹一家和安妮妈妈伊迪斯去世了,安妮姐姐玛格丽特支持不住了也去世了,1945年3月,差三个月满16岁的弗兰克死于伤寒。战争结束后,只有安妮父亲一人生还。他整理出版安妮隐匿期间的日记。
读完之后,我十分同情他们,他们一家和凡丹一家、公司职员,真的好可怜,战争这样无情,伤害了许多无辜的人们,我好同情他们,我和安妮一样,渴望和平,全世界人们一起生活,从此不再有战争,让我们化敌为友,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
读《安妮日记》有感6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星闪得还亮的智慧,今天让我们走进一本文学名著----《安妮日记》。
一位犹太小女孩名叫安妮,她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丹。一天她得到了一个作为她生日礼物的日记本,并用这个日记本记录了在密室中生活的人的实录,她用日记本记录了她在密室中每一天的成长经历,于是,就有了《安妮日记》这本书。
心思细腻的安妮以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可怕。在密室中,所有的一切都得极小心,哪怕在你眼里非常微小的一个动作,也可能会给密室中的人带来生命危险。因为战争,安妮的豆蔻年华浪费在了这里,成天在恐惧和小心翼翼中度过;因为战争,所有人都得在这个不融洽的集体中无所事事,互相埋怨;因为战争,每个人都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但是,即使情况已经糟糕成这样,他们的情况已经比大多数犹太人甚至是普通人好几万倍,起码他们吃饱穿暖,有书可读,有屋可住。而大多数人只能衣衫褴褛,饥寒交迫!让我们想象一下,当你出去办完事回来之后发现自己家的房屋已被贴上封条,家人已不知所踪,这该是多么可怕!
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安逸生活,让我们每一天都快乐开心!不要浪费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永远不让中华民族衰落!
读《安妮日记》有感7
这些天我终于读完了《安妮日记》。我被安妮写的日记震惊了,我无法想象战争带来的痛苦。两年多来,由于战争的缘故,这个富裕舒适的家庭与范丹夫妇、他们的儿子彼得和杜塞尔医生一起,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完全封闭的后屋里,他们感到恐惧和颤抖,完全失去了自由,每天都得小心翼翼,甚至失去了说话的自由。
他们每天还遭受着恐惧、饥饿和疾病的折磨,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我们幸福地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中国,每天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你可以在家里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例如玩电脑、看电视、画画等。在学校,你也可以做你喜欢做的事,例如阅读、跳绳、踢毽子等。周末还可以邀请朋友滑冰、看电影、打羽毛球等。
但是我们经常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天抱怨作业太多,没有时间玩,有时候做多几道题目就怨声怨气,这是多么不应该的啊。在《安妮日记》中,我也看到了孩子们从寒冷的家中跑到被风雨侵袭的街道,跑到没有火的潮湿教室,饿着肚子啃胡萝卜的画面。
书中,描写了孩子们向街上的人乞讨一块面包的画面,多么令人心碎的一幕。想想这些孩子,看看我们自己,真是太羞愧了。每天我们不是嫌妈妈饭做得不好吃,就是嫌爸爸炒的菜不合胃口,挑三拣四。不知道自己有多幸运和幸福。
《安妮日记》让我反思自己,学会思考,它就像一盏指引我们前进的明灯。
读《安妮日记》有感8
有一本书让我感动不已,思绪万千。那一本关于“美好生活”的书叫做《安妮日记》。
故事的主人公是安妮·弗兰克,是一位德国犹太女子,安妮·弗兰克家里并不是太富裕。
“我常常问自己,要是没躲起来,要是我们都遇难了,那就不会受难么多苦,不会连累那些保护我们的朋友,不是挺好的吗”?安妮·弗兰克是个活泼、可爱的犹太女孩,由于德国法西斯的残暴屠杀,她不得不和父母、姐姐躲进“后屋”。在后屋里,他们白天不能开窗,晚上也不能开灯,天天说话只能低声细语,一个月都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渐短缺,但是他们仍然坚持的活下来。
一个个志向远大,才智过人的犹太青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人世。这些法西斯分子真是可恶啊!
从这本日记中,我感到,安妮也和和常人相同,有自己爱的、敬佩的、也有自己讨厌的甚至厌恶的人。但是她和常人不同的是,她虽然身陷逆境,却仍然有颗善良、爱学习、随时约束自己的心,她做了错事会把话说重了,自己都会认真的面对,及时纠正,还要自己反省,并为之道歉。这一切,我做的不是太好,我要努力,向她学习!
我同情安妮,更敬佩安妮,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向安妮一样时常自我反省,也希望世界永远和平,快乐!
读《安妮日记》有感9
今天,我读了《安妮的日记》这本书,深深地被主人公安妮感动了。
她是一个坚强的犹太女孩,可在希特勒执政后,犹太人不断遭到排挤与迫害。几经逃亡后,安妮一家躲入秘密小屋中。在里面度过了漫长的两年零二十五天后,被德国警察发现并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安妮不幸染上伤寒,在不满十六岁时病死在床上。可怜的安妮并不奢侈:重新得到祖母爱抚;骑自行车兜风;有个知心朋友……愿望中,寄托着一个女孩对正常生活的渴望。此刻,我真想对她说:“可怜的安妮,请到我家来!”
可怜的安妮,你不是因为失去祖母而痛苦不堪吗?请到我家来!我也有一位慈爱的祖母,她说等你来了,她每天都给你做香喷喷的饭菜。
给你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你重新得到祖母的爱抚。
可怜的安妮,你不是想骑自行车兜风吗?请到我家来!我专程为你准备了一个你喜欢的蓝色自行车,还会经常陪你去兜风。另外,我们还可以一起去欣赏草原的美景,领略自然的气息。
可怜的安妮,你不是想拥有自己的小书桌吗?请到我家来!我特意为你准备了一个可爱别致的小书桌,你可以在那儿读书、编制一些小物品……
可怜的安妮,你不是想有个知心朋友吗?请到我家来,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互相倾吐心事。
读《安妮日记》有感10
读完德国作家安妮.弗兰克所著的《安妮日记》后,安妮,从这个比我大几岁的小姐姐身上,我感受到了太多的震撼。
黑夜里我关掉灯,想象着我的小房间就是安妮曾经躲避德国侵略犹太人所住的房间:“秘密后屋”。在这儿住上二十五个月,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晚上睡觉会被炮声惊醒,被警察的敲门声给吵醒,还会被小偷杂乱的脚步声吓醒……每天连上完厕所冲水都要胆战心惊。安妮虽然也害怕这种恐怖的生活,但她从不曾绝望过。她坚持读书学习,希望将来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盼望着有一天能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施展自己的才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渴望美好活下去的安妮,依然是那么坚强,尽管挫折一次次向她进攻,但她毫不退缩。犹太人——最聪明的民族,常常让人嫉妒,所以安妮——这阳光女孩也蒙受不幸,但她依然希望、等待着幸福的到来……这时,我才感到我是那么的幸福,从小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被父母呵护着长大,就像温室里的花儿,经不起风吹雨打。
安妮,一个不曾绝望的女孩,一个永远乐观的女孩,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不断激励着我们坚强、勇敢 、快乐地生活!
读《安妮日记》有感11
对十三岁的安妮来讲,这日记本就像打开一扇门,它通向成长,通向无限的希望,安妮日记读后感。安妮说过“没有日记,也就无我。”然而,安妮不再有机会回味这一切了,因为同时拉开的,是战争的序幕,随着警报的拉响,恶梦就开始了。而她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是和平与真挚的。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所以,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将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贯彻始终。有一种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细节随处可见,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她可以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比这更愉快吗?”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安妮在写日记的两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又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动着人心。她在见证着战争与迫害。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安妮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走入世界,为人类尽一份力量。”
我想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像安妮一样,在法西斯疯狂怒吼中,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永远无法忘记安妮赤裸身体被削发的空洞眼神,永远……
希望类似的悲剧再也不要发生了,读后感《安妮日记读后感》。祈求和平。
越来越多的人在看安妮,在说安妮,在写安妮。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庆幸。
安妮,曾经在大家看来一个颓废的代名词。
可是,现在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追随她了。
我记得很久以前,女友和我这样解释安妮:安妮不是颓废者,她只是太热爱生活,因而用一种我们这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表达,颓废的本身并不代表
放弃,而是一种另类方式的奋斗。
当时的我唯一能读懂的只有闪烁在好友眼里的激动和亢奋。
后来我看安妮。
再到后来慢慢接受安妮。
然后到现在的迷恋安妮。
这个过程是一发不可收拾的。
一个喜欢穿白棉布裙、帆布鞋,一个会轻易写死亡,文字是有着美丽的疼痛,一个做文时天马行空的无比才情的典型上海小资女作家,就这样走进了我的生命我的世界。
我一直都很欣赏安妮的生活方式,足够的自我和放纵,这是我永远不可能做的到的。在我的世界里有秩序,游戏有规则,很多时候,叛逆,仅仅只是欲望。而在安妮身上,所以的一切都可以是幻想,也都可以是真实,是真正的大快人心。
每次从我口中发出“安妮”这两个字的时候,内心总会有种莫名的情愫,吸引我的是那些孤独美丽的文字网和致命的疼痛。
我时常会在深夜独自守着一盏暗黄的灯看安妮的书,很多的时候通常是一边看一边哭泣,一边哭泣一边欢笑,裹着毯子在凌晨的时候感受着最深刻的黑暗和孤独。这些动作都是寂寞无声的,因为发出任何的声响都会破坏这美丽的黑夜。
她带给我的不仅仅只是一时的感动或者心痛,更多的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触动和共鸣。我想,也许我可以套用朋友的一句话:没有谁的文字可以让两颗心如此接近……
安妮宝贝。安妮和宝贝。本为一体。
如果可以,请让我学会安妮的洒脱,纵然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依然可以笑靥如花,毫无惧色。如果可以,请让我学会安妮的坚强,那种在所有伤痛面前都不轻易低头的大义凛然。
在悲剧的爱情里面安妮扮演的永远都是受伤者的形象,这是多么的神奇,爱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即使是我们早就知道这场爱情会像一场烟火,有着让人绚烂的美丽和无能为力的短暂。安妮那爱到粉身碎骨依然可以义无返顾的决绝神情,万劫不复时同样有着最初的微笑的这形象不但引出了大把读者的泪水,更重要的是征服了千万读者的那颗心。
我一直很欣赏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说的一句话:“有些人可以写出大量的文字垃圾,却无法创造出好的文学作品。”
安妮,就是用文字舞蹈的精灵,用文字施法的女巫。手中的笔翩翩起舞,就汇成一曲交响。
关于我和安妮在一起的日子,那些在岁月中沉积下来的画面,一切在画面中感动的瞬间。如今看来,始终足以继续令我记忆和难以忘怀。安妮,是一段不老的童话。
对于安妮的了解我想说的只能如此,因为太过熟悉亲密无间反而变得陌生无比。再多的语言,更多的话语也没法表达我对安妮的体会,一切仍需用心倾听,一切仍需用爱感受。
颓废与积极终究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更重要地是可以活得自我,活得真实。
读《安妮日记》有感12
感想:安妮是个很善良的女孩,安妮的日记读后感。她有自己人生的目标,不同于普通人的伟大理想,她只是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来感染周围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理想看似很小,却可能是最伟大的理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密室中的安妮并未被完全禁锢。因为她的坚持与努力,她的理想现在已成为现实。而她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读后感:不是每个犹太人都能像安妮这样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地面对生活的。当时纳粹排犹浪潮规模巨大,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抓捕。生活在密室中的安妮,内心向往着和平,期待着见到黑暗以外的世界。美好的憧憬与幻想是她生活中的动力。在最艰难的岁月中,安妮用笔记录下生活的点滴。《安妮日记》纯粹是一个小女孩内心的真实写照。它全无忧愁伤感,怨天尤人的感觉。有人曾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安妮却用自己眼中快乐的一二,写出了她的精神世界。令人对她乐观积极的态度所震撼。正是她细腻的笔触,引起了后人的共鸣。安妮能够直面人生中的风浪,乐观向上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追求自由,追求幸福。这一切,正是人性光辉的闪现
這本書是出自世界少年文學精選,共有五十篇。原作者是德國的安妮.法蘭克。這本日紀是猶太女孩安妮.法蘭克十三歲到十五歲的真實生活紀錄。
這本書從一九九三年開始談起,當時納粹黨領袖希特勒執政,下令取消德國境內所有猶太人的國籍。安妮的父親立刻透過公司安排,全家人便遷居到荷蘭。一九三八年,也就是安妮九歲的那一年,希特勒開始屠殺境內的猶太人,但兩年後,戰火延及荷蘭,使得安妮全家人又開始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不久,歐洲許多國家也相繼被德國併吞,從此,歐洲境內的猶太人在希特勒恐怖屠殺的陰影下生活,終日惴慄不安!
這本書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一部分就是安妮在十三歲時收到的生日禮物-一本日記。這個思想早熟的孩子,因時局不靖,自由受限制,一直苦於找不到一個能談心的知己,因此心靈感到很空虛。而有了這本日記後,他決定把周遭的人、事、物真實的紀錄在日記中。她把日記當成好朋友,經常對它傾吐心事,读后感《安妮的日记读后感》。
在這本日記中,安妮真誠的寫出自己對雙親、朋友的觀感,生理變化的困擾和自我的思考等。從日記中,可以看出安妮是個懂個觀察自己、訓練自己、並且敢愛敢恨的坦率女孩。她的叛逆性格,正是值青春期的最佳寫照;而她不向逆境屈服的個性,也足以供我們學習效法。她對週遭的人、事、物觀察細微,更使她能深入了解人性的內涵,並且勇敢的面對苦難。
此外,我們也可以從安妮的成長經驗中,領悟出和父母溝通的方法,進一步促進彼此的了解,減少雙方的摩擦。
為什麼要發生戰爭?為了榮耀?為了國家?為了宗教?為了民族?好多「為了」;擁有真正智慧的人是不會說為了什麼什麼,說穿了只為了人類的「私慾」,人類的「自私」。
安妮的處境很可憐,但他們已經比其他猶太人還要晚了兩年多,他們到了戰爭末期才被逮捕,多活了好多天,少了更多的痛苦。在他們至少還好端端地躲在密室中,至少他們還不會受凍,還有一些食物可吃時,其他上萬的猶太人卻正受德國人的迫害中。我不懂為什麼會有種族歧視這種想法?為什麼就是要與他人有所區分?不都是生存在同一世界的人嗎?有所不同就把別人排除於外,就像小孩子一樣。我沒經歷過戰爭,並且在和平的生活中度過每一天,偶爾的小煩惱就覺得自己好悲慘,「身在福中不知福」就是我這種人;我不必擔心會不會何時被警察捉走,我不必擔心明天是否會不會還在這人世間;能夠自由光明正大地走在路上,對我來說根本沒什麼,每天都在做的稀鬆平常之事。對當時安妮,對許多猶太人來說是莫大的期望,幾年不見天日,只能從窗後渴望沐浴在陽光、雨水下,呼吸幾口新鮮空氣,這是多麼令人無法想像的痛苦;更何況這在當時對其他猶太人來說已經算好運的了;也許明天,也許從此以後,我會為了能夠吸到一口外頭的空氣,踏出家門外一步雀躍不已,慶幸自己不必連上個廁所、洗澡、咳個嗽都得忍住,我可以自在地開窗、說話,可以上學校讀書,沒有死亡的恐懼……,一切證明我太幸福了,許多人也是,相信那些因一些小事不如意就自殺的人,一定沒有看過安妮的日記。
從安妮的日記可以看出她心智的成長。對於別人不了解她,對她抨擊的言語,與母親的關係冷漠,甚至對於「性」的好奇等等;都令她成長的歷程充滿痛苦、寂寞、與心情不安。她於一九四四元旦開始與同再密室躲藏的男孩--彼得互相傾吐心事,並於同年六、七月時有了驚人的成長;她開始思考男女平等以及未來的期望等事,其觀點顯然超出一位十五歲女孩的層次,我還得懷疑比她年紀要大上幾倍的人有沒有比她更懂這種問題,也難怪當時有人懷疑這是否真是安妮所寫的,結果自然無須懷疑。令我難過的是,安妮在成長後沒過多久便被逮捕並於集中營過世,離她過世大約只有一個月多,她所處的集中營被英軍解放,再幾個月戰爭便結束,她就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甚至迎接她那十六歲的生日;她沒有用她想用的方式完成她的夢想,但她的日記,卻使她用另一種方式來完成她的夢想,如果安妮活下來了,我相信她的成就必定輝煌,「沒有了日記,也就沒有了我」,如果沒有日記,安妮就沒有一個能夠真正自在飛翔的地方,就少了一位能對她推心置腹的好友,安妮在沒有日記的陪伴下孤獨死去,是她的悲哀,也是世界上許多人的悲哀。
猶太人是優秀的民族,雖然在二次大戰後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國土,至今還是與鄰國紛爭不斷;幾世紀以來的苦難並沒有使這個民族倒下,即使是納粹大屠殺也不例外,他們團結一致以及堅定的心我們應當效法。
读《安妮日记》有感13
你大概也有记日记的习惯。少女的日记、本该是纪念日常的奇想、情窦初开的悸动。平凡而快乐的“流水帐”常是这年纪的文笔产品。但你见过这样的时刻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记吗?《安妮日记》就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安妮日记》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如何面对战争、种族迫害、自我成长与定位,以及男女角色等问题。《安妮日记》的内容是:恐惧、不安、奴役与饥寒交迫。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有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与纳粹集中营,阴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为她生命的终点,真挚的情感与卑微的希望,贯通整本日记。写作时的孤独与秘密的保存,却转为世人的广大回响。善良、正直毕竟才是普世价值。《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任命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战争的残酷远非我等未曾经历的日能想象。包括我在内,我们曾有一阵子期盼战争,以为那可以是我们现在的“痛苦”的结束。但事实上,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那将是更痛苦的深渊。悲剧是把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战争就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习以为常的美好的东西。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兴奋过后,将是对和平的漫长而痛苦的等待。有人做过统计,自从人类社会有历史记载以来,绝对的和平时期只有不到200年。人类为了征服与反对征服而进行战争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人类生存的本义。
犹太民族的历史注定是悲剧。2014年的颠沛流离,他们被驱逐、被迫害、受尽屈辱、历尽磨难。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恐怖的厄运再次降临到这个民族的头上,他们不分男女老少,统统像羔羊一样被塞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看着营中那堆积如山的各色毛发,听着幸存者用颤抖地声音控诉令人发指的罪行,所有良心未泯的心灵都在震颤。纳粹,人性的赤裸裸显现,感觉和动物无异。到处充满死亡的气息,到处是惊恐无助的眼神,到处是绝望的哭喊。为什么连生存也不允许呢?谁规定了在那个时期犹太人就是老鼠,纳粹就是猫呢?
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二战无疑是其中沉重的一笔,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被成批的杀害,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是犹太人”!这中间,许多还是孩子,安妮.弗兰克就是其中一脉细微而柔韧的声音。正如欧思斯特·斯赫纳倍尔所说:“几百万人的声音被压制下去,这个低低的声音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的悄悄话……它比杀人者的嚎叫更持久,比时代的一切声音更响亮。”
安妮·弗兰克(annefrank),一个犹太少女,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犹太富裕家庭,其父为一公司总经理,母亲也是富家闺秀。安妮自幼备受父母的溺爱,上学后又得宠于老师,真可谓养尊处优。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在这一天中,她写道:“我对谁都不曾做到推心置腹,无所不言,但我希望在这里能对你如此,我也希望你能够成为我获得慰籍与支持的一个泉源。”迫于日益残酷的排犹浪潮,她的一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共八人躲进她父亲公司的密室,八个人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仁帮助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内,唯有这位13岁犹太少女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八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都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最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很少能见到阳光呢,因为阳光和实现并存。躲在秘密的阁楼里,就是为了让自己蒸发,起码在那些陌生人眼里。在密室度过了两三年的艰苦生活,她终于在16岁那年离开了,因为,盖世太保终于叩开了密室的门。1944年8月他们因被检举而遭到逮捕。安妮和其他七个人被送进集中营,经历不断恶化的苦难:艰苦的工作、严寒、饥饿、疾病以及随时面临的被送进焚尸炉的威胁!巨大的焚尸炉的烟囱总冒着浓浓的黑烟,安妮们不但要小心自己不被送进去,还要时刻关注着那里面是否会飘出自己挚爱的人的灰烬。八人中除她父亲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玛各最终被转移到伯根-伯森集中营,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几周前)因伤寒而死。安妮年仅16岁,尸骨难觅。据统计,超过一百万的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死于大屠杀,安妮弗兰克是其中之一。
对十三岁的安妮来讲,这日记本就像打开一扇门,它通向成长,通向无限的希望。安妮说过“没有日记,也就无我。”然而,安妮不再有机会回味这一切了,因为同时拉开的,是战争的序幕,随着警报的拉响,恶梦就开始了。而她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是和平与真挚的。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所以,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将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贯彻始终。有一种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细节随处可见,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她可以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比这更愉快吗?”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安妮在写日记的两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又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动着人心。她在见证着战争与迫害。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安妮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走入世界,为人类尽一份力量。”
我想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像安妮一样,在法西斯疯狂怒吼中,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永远无法忘记安妮赤裸身体被削发的空洞眼神,永远……
希望类似的悲剧再也不要发生了。祈求和平。
读《安妮日记》有感14
《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争境况对德国纳粹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在不断加剧。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同时还有父亲的朋友万达安一家,随后又来了一位犹太医生。1942年7月,安妮刚刚过完13岁生日,他们就开始了躲藏生活,8个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事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8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送往纳粹集中营。
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在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有一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的。她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比这更愉快吗?”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她活在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最柔软的那个角落,有她在,人类寒冷的时候会看见篝火,有她在,人类沮丧的时候会看见星光,有她在,人类绝望的时候会看见朝阳。
安妮从13岁生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他们的隐居地被德国党卫军查抄后不久。
少女的日记、本该是纪念日常的奇想、情窦初开的悸动。平凡而快乐的“流水帐”常是这年纪的文笔产品。但你见过这样的时刻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记吗?《安妮日记》就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安妮日记》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如何面对战争、种族迫害、自我成长与定位,以及男女角色等问题。《安妮日记》的内容是:恐惧、不安、奴役与饥寒交迫。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有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与纳粹集中营,阴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为她生命的终点,真挚的情感与卑微的希望,贯通整本日记。写作时的孤独与秘密的保存,却转为世人的广大回响。善良、正直毕竟才是普世价值。
《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任命苦难生活的报道。
战争的残酷远非我等未曾经历的日能想象。我曾有一阵子期盼战争,以为那可以是我们现在的“痛苦”的结束。但事实上,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那将是更痛苦的深渊。
战争就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习以为常的美好的东西。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兴奋过后,将是对和平的漫长而痛苦的等待。
读《安妮日记》有感15
一颗种子,可以穿破泥土茁壮成长;一枝梅花,可以抵挡严寒独自绽放。今天我读完《安妮日记》这本书,感慨良多。一个小女孩,竟然可以如此的坚强和勇敢。
《安妮日记》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德国法西斯占领了荷兰,他们下令对犹太人大肆屠杀。安妮随着家人躲藏到她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一起的还有父亲的朋友万达恩一家,随后又来了一位犹太医生。这八个人从一九四二年七月开始躲藏,那一天我们的小安妮刚刚过完她十三岁的生日,他们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心惊胆战地生活了25个月之久。白天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只有晚上才能打破这个禁忌,他们只能靠同仁的帮助获得一些事物和生活用品,以及外界的信息。在这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笔写下了在顶楼内发生的事和自己的成长,思考着本不属于她这个年纪应该思考的问题,比如战争、反犹太人主义、父母的关系、性、自然、上帝、宗教等等。在这段时间她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直到最终这位犹太小姑娘安妮被纳粹党夺去了生命,孩子的日记在战争后成为人们对那场血雨腥风噩梦的记录。
安妮是坚强的,她没有因为战争而惶惶不安、自暴自弃,即使现实是那么的残酷。与世隔绝,那不是一个花季少女该有的生活,但是战争却让无数人过着这样的生活。在日记中,安妮说她渴望自由,想大哭一场,但她不能哭。安妮是忍受了多大的痛苦啊!她向往蓝天白
云,向往自由自在,可是她面对的是与世隔绝的密室和隆隆的炮火声。人总要长大,在战争中,安妮蜕变成少女,她不再耍脾气,不再哭泣,不再畏惧死亡,因为她经历了太多。战争早已让她磨练出一颗坚强、勇敢、无所畏惧的心!
战争可以摧毁一切,但它摧毁不了坚定的信念!虽然故事的结局,安妮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那份坚强和勇敢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以上读《安妮日记》有感最新范文15篇的内容,由句子屋搜集整理分享。